1947年6月22日夜里,许景文接到命令,率领一个小分队渡过黄河到南岸去执行一项重要侦察任务。参谋长杨昆亲自拟定并组织实施计划,说侦察科科长生病住院,只有许景文能独立完成这次工作。许景文曾做过四年连长,去年调到旅部作战训练科当参谋,并任副科长,有单独执行任务的经验。
这次行动由侦察科的贺参谋协同指挥。任务要求在主力渡河前摸清河南岸的敌军防御情况,趁防线空隙隐蔽渗透到敌后,查明河防据点的兵力部署,尤其要侦察萧皮口、梁山、黑虎庙、东平、郓城、汶上等地的敌情和活动规律。形势紧急,旅部要求各团侦察排于6月20日赶到旅部集合编队。
6月21日上午,马副旅长和杨参谋长对全体人马进行动员,强调夜间渡河必须严格保密,不能暴露目标和我军意图,尽量避免与敌人发生战斗,要严守纪律,服从命令。杨参谋长亲自到渡口指挥,修补好的七只旧船按计划出发。参谋长再次交代了夜间渡河和遇敌时的应对措施,掩护部队的一个连也已就位待命。
展开剩余71%先头小队由贺参谋率领的两个班率先过河。到达对岸后,他们用包红绸的电筒发了三次信号,报平安并控制住了渡口。许景文与参谋长挥手告别,指挥后续船只全部上岸。船工熟练划桨,约二十分钟便靠岸,与先头小队会合。夜色中他们辨清方向,悄悄向东南的金山一带前进,沿小路绕过大村庄,尽量避开大道和敌人巡逻。
行进约两个小时后,队伍在几条岔路口迷了路,许景文命令暂停休息,并派二排长何志功带小组侦察。半小时后,何志功回来报告在东南方向约一袋烟(形容时间)处发现一片大坟地,周围没有人家。经许景文、贺参谋与四位排长商议,决定隐蔽到坟地林中休息,天亮再行动。二排长率队进入坟地,分三片阵地互相掩护,大家就地宿营。
天亮时,许景文估算这片树林约一百多亩,细看坟碑发现多为“张”姓,原来是张家坟。队员们从附近取来凉水拌炒面充饥。下午,他们又派出化装成农民的侦察员外出摸清方位和道路。傍晚返回后,确认了自己位于金山西北,决定在金山附近展开活动。当夜他们离开张家大坟,凌晨潜入金山西北山坡一个小村,设岗哨严密封锁消息。该村民穷困,当地百姓在得知这支部队是八路军后,非常热情地提供掩护和帮助。
在群众掩护下,侦察队分成八个小组,化装成各种手工行业人员,前往敌据点侦察并寻访汶上情报站。几天来,小组陆续返回并汇报情况。经过三天反复侦察,终于查明了数处敌军部署并找到汶上情报站的位置:情报站藏在东金山西南坡一户面向东西院落的民家里。上级特别强调要详细掌握“鹅鸭厂”这一点的地形、村庄、道路、人口和工事分布,以便主力渡河后向萧皮口方向迂回时保障左后安全。
为此,许景文带一个班长在夜里翻山越岭七八里,准确找到情报站,按联络记号取得联系后,会见了王毅站长。王站长热情接待,详细介绍了敌人的兵力分布并交出他们整理的资料和据点草图。王站长还说他们活动隐蔽,驻地不固定,最近敌人曾抓走一名村长;在有险情时,他们在群众掩护下借地窖隐蔽。许景文得到这些材料后,如获至宝,连夜与参谋长核对并把鹅鸭厂的情报单独整理。
贺参谋把敌情与地形绘成草图,并于6月27日交由排长刘清臣和夏班长带回黄河北岸,交给杨参谋长。随着侦察活动暴露,敌人企图进行反扑,侦察队被迫转移到鹅鸭厂西南的大小安山一带。经过约35公里行军,6月28日凌晨他们到达既定地点,正在与坚持地方工作的同志接头时,旅部骑兵送来新命令:
旅主力将渡河,命你等于6月29日黄昏前进到旅的渡河点,抵达后迅速向东平、平阴、鹅鸭厂方向派出警戒,并利用附近山包构筑简易工事。如遇敌袭扰,坚守阵地,坚决抵抗,确保主力安全渡河。
接到命令后,侦察队迅速向旅指定地点赶进,下午约五时抵达渡河点。许景文立即与各排长勘察地形,分配警戒和战斗任务。夜里,虽然侦察员们已连续行军,仍不顾疲劳用锹挖掘工事,准备迎接任务。
6月29日夜十时,我独立第一旅开始渡河,杨参谋长担任全旅渡河总指挥。各团隐蔽进入阵地,构筑简易工事潜伏。待独立一旅掩护一纵主力于30日渡河的部署就绪后,旅首长便着手研究下一步围歼鹅鸭厂驻守的国军55师87团两个营的计划。30日白天,全旅在戴庙、师集一带隐蔽整顿,临近黄昏,一纵主力开始渡河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